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越在1628年 第27章 东门大市场和流通券

求收藏,推荐,签到

商业女强人沈婕的计划完成了——在白燕城外建立集贸市场,这个市场的建筑不必要求很高很大,在水泥钢筋的帮助下半个月就完成了。这个市场其实很简单,把地面用水泥硬化,然后搭建一排排的大棚,大棚里有着很多同样大的摊位,这是为一般的本商人准备的,市场也建有一排平房的商铺,这是给一些有实力的商人准备的。因为市场在白燕城的东门外,市场被命名为东门综合大市场。

为了维持市场的治安和收税,建立了两栋层楼的建筑,分别用来进驻东门工商管理所和东门市场派出所。东门工商管理所的所在是在网上通过激烈的竞争得来的,现在的议员们不用做体力活了,而有些人的专业目前用不上,导致很多议员处于“失业”的状况,很多失业的议员想找份事情做,这还是因为柳娟的工作经历——某地工商所的监管执法员,才得到这个所长的职位。

柳娟手下有4名穿越众和0个明朝人土著,从此就管理这里的市场了。市场现在不收税,只收一些摊位费,等着这些明朝人离不开市场的时候再收商税。

这个市场的繁华起来以后,每天的人流量很大,冲突发生的可能也增多了,因此市场的治安就要有人维护,市场派出所因此成立了。派出所长李恒峻是刚刚毕业的警校生,还没有参加工作就来到了古代,同样是因为专业知识击败了竞争者,现在成了领着5名想做警察的穿越众和0名土著警察的派出所长了。

警察的装备如下:青色警察服一套,铁头盔一个,藤甲一副,外包棉花的钢制防暴棍一根,口哨一个。这样的装备对付市场上的偷,抢劫犯的足够了,每个警察还可以带领个本地人的协管,这是现代人人痛恨的协管制度,不过穿越者自己用起来一愧疚也没有。

为了统一混乱的明朝货币,加强对临高经济的控制,回收银子和制造武器的铜料,流通券成了议员们的首选。强行推广是没有用的,反而会把穿越者的信誉搞臭,由于崇祯末年的粮食一直很坚挺,就选择了粮食为目前的兑换物。

东门市场的度量衡一律用现代的度量衡,公平台上,一公、五十克、一克的石砝码每样三个,一把一米长尺子和可以装一公升水的水罐。所有穿越者的采购和销售都是用这套度量衡,东门市场上也尽量指导明朝的人用这套标准的度量衡。

议员们在市场里建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兑换的流通券所,银子、粮食兑成流通券没有损耗,流通券兑粮食、银子收取%的兑换费,不过目前不收取这个费用,留待以后收取,开玩笑,信用都没建立就想收兑换费呀。从此以后,所有穿越者体系内的明朝人发的银饷全部是流通券,用来推广流通券的流通。穿越众自己每人每月也会有一定量的流通券,用于在市场上买东西,逛街。

噼里啪啦的一阵鞭炮声后,东门市场开业了,尽管早就对此进行了宣传,但是还是没有几个商铺开业,沈婕的供销社到是成立了,里面全是穿越者的产品,玻璃器皿,棉布,白酒,香水,针头线脑,铁器等样品摆满了玻璃柜。流通券——粮食兑换所就在供销社的隔壁,因此兑换所附近的商铺早就被沈婕包了下来。旁边还有一家销售马袅精盐的精盐店铺也开业了。

今天恰好是白燕城的工人们发工资的日子,工人们看着手上发放的纸片迷惑不解,是的,这些纸片上印有很漂亮的图案,还有一百圆、五十圆、二十圆、十圆、五圆、二圆、一圆等的字样,管事一圆就可以换一公斤的大米。工人都经过识字教育,这些简单的字还是看的懂。

纸片迎着光线看去居然可以清晰看到有明暗纹理的图形一百公斤等字,管事们这个纸片可以在新建成的东门市场上买工厂生产出来的特色东西,不想用的话也可以在东门市场那里换成粮食,绝对没有限制。心中有些慌乱的工人不是很相信这个纸片也可以买东西,纷纷涌到兑换所里面把流通券兑成了粮食,幸好流通所早已经用银子买了几千石的粮食放在库房里,不然粮食真的不够。

一身蓝色工服的王朴是最早被穿越众俘虏的王家的佃户之一,由于在俘虏期间表现积极,思想也迅速靠近了穿越众,因此只做了一个月的俘虏就转为了钢铁厂的工人。王朴不急于把手上的流通券兑换成粮食,当俘虏时餐餐吃的大米饭使得王朴很相信穿越众的信誉,慢慢地逛着市场。

市场很空旷,许多的摊位没有人,空荡荡摊位的好像耐心地在等着身上被摆满商品的一天,王朴把目光转向了人流最多的兑换所,那里排起了长队,想把流通券兑成粮食的人太多了,队伍排出了老远。旁边供销社里面的沈婕见到这种情形就觉得和春节买火车票有的一比,穿越众手下的明朝人真是越来越多了。

王朴见到了供销社门口的沈婕,这迥异于临高乡土妇女的时尚装扮很是吸引了他的目光,不过王朴很快转移了目光不敢多看,这可是真正的女首长,女首长们和男首长们一样抛头露面的传言被自己看到了。沈婕指派手下的女销售员在门外揽客,许多工人被衣着统一,容貌漂亮的女推销员清脆的嗓音吸引进入了挂着“白燕城供销社”的金字招牌的店铺里面。

“这些女货郎化妆化的这么好看呀,比我家的那黄脸婆好看多了!”一个看上去0岁的工人对着身边的工友着,语气羡慕起来:“去那店铺买些化妆用品回去,让我家那婆娘也变成这样。”

“很好,我也去。”“大家都去看看。”一下子许多人涌进了供销社。

供销社借鉴了现代的商店的货物摆放方式,货物都在玻璃货柜里面,既可以看得清楚货物又可以防止偷,进入供销社的人都被如此大块的玻璃震惊了,除了玻璃厂的工人,他们可是经常见到玻璃的。尽管工人们知道短毛首长的工厂里面就有玻璃厂,但是确实那些大户人家才买得起,自己却是买不起玻璃的。除了玻璃,这里还有很多东西都吸引着手上有钱的工人,例如染得很好看的布匹居然卖得那么便宜,闪闪发亮的剪刀非常锋利,一公斤的干海带海产品居然只要五圆,块的玻璃镜只要二十五圆,咬咬牙可以买一块回去,所有的东西都物美价廉,看花了工人们的眼。

许多人看见这么多好东西要流通券才能买,纷纷由把大米换成流通券,反正家里还有粮食吃,流通券就这么开始部分代替铜钱和银角子流通起来。

第二天许多贩和临高的明朝人听到东门市场在卖精盐,纷纷跑来抢购,尤其是贩买得极多,贩们把精盐卖到距离临高比较远的地方可以大赚特赚。市场上摆摊的人越来越多,一个热闹的集市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