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娇华 539 她不放弃(一更)

远远望见镇国大将军府,大门紧闭,长街空旷无人,夏昭衣顿然勒住缰绳,停了下来。

她到底是没能追得上。

四下望了眼,她将马儿牵往附近一家人去楼空的大院,而后徒步,悄无声息朝将军府靠近,绕开正大门,自东南角翻入。

将军府里有烛光,来自正堂,但她没能过去,因为到处都是人,除却三步一哨,十步一岗的天荣卫,藏于暗处的暗哨们更多,戒备极其森严。

她最终只能先去到一间别院暂避。

衣袖上浓浓的血腥刺激着她的鼻端,夏昭衣闭上眼睛,坐在院中角落里,抬头靠着身后石墙。

这里有那么多天荣卫,此等规模,她能想到的只有天荣卫正将陆明峰亲自来了。

林曹将叶校尉和曹司户他们的尸体直接丢在街上,可能因为不想负重。

而对于陆明峰的行事作风而言,朱岘的命也是他可以轻易舍弃的。

带一颗头颅回河京交差,远比带个不配合的成年男子要来的省事。

并且陆明峰这个人软硬不吃,不会接受任何性质的谈判,不会被说服,不会被打动,极其擅长话术,尤为洞察人心,即便现在有碾压式的武力将他制服,他也会在被制服前第一时间对朱岘动手。

而实际上,现在差不多整个京城的军队都是他们的人,欧阳隽和北府兵的那些兵力,完全不够相抗衡。

……不行。

夏昭衣睁开眼睛,她还是得想个办法,不能放弃。

略作沉思,夏昭衣支地起身,快步朝来时的路回去,重新翻出高墙。

回到藏马的民宅,院落里还有三人,正是先前自称连飞阁的三名黑衣男子。

一见到回来的女童,三人便上前:“阿梨姑娘。”

“你们怎么在这。”夏昭衣说道。

“阿梨姑娘,朱大人那边如何了?”

“情况不妙。”夏昭衣如实道。

“那,阿梨姑娘现在要去做什么?”

“我在这里等人,”夏昭衣转眸朝外面看去一眼,说道,“等两个传令兵。”

“可有用得到我们的地方?”拿刀的男子问道。

“对了,倒是可以杀了那两个传令兵,让我们穿他们的衣裳进去将朱大人救出来!”另一个男子忙道。

夏昭衣摇头:“易进难出,凶多吉少,你们没有必要做这样的牺牲。”

她拾起靠墙的长枪,过去牵马,顿了下,回头说道:“你们在京有多少人?”

“加我们三人,共有一十六人。”拿刀的男子回道。

“其他人呢,他们身在何处?”

“在各处监看,”另一个男子回道,“阿梨姑娘若有需要,我可以尽快去将他们召集而来。”

“不必,”夏昭衣说道,“但还是召集回来吧,能尽早离京便尽早,如今这些守城兵马在京城不会久留,你们无人可监看了,倒不如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这个……”拿刀的男子低声说道,“阿梨姑娘,少爷将我们留在京城,并不是真的令我们监看这些军机,而是要我们尽可能第一时间掌握动向,好保护你周全。”

夏昭衣一顿:“护我?”

“嗯,”男子点头,“你在龙渊甘为少爷赴汤蹈火,少爷铭记于心。”

夏昭衣终于莞尔,笑道:“沈冽有心了。”

相比之下,她去到龙渊其实并未做什么,反倒是沈冽在危急关头将她救下。

而在龙渊之前,她所受的沈冽之助要更多。

夏昭衣抬手抚了下马脖子,说道:“我先去蹲人,你们尽快离京吧,见到沈冽后替我同他道一声谢,等我清闲了,我去找他喝酒。”

“可是……”

“尽快回去吧,”夏昭衣说道,“告辞。”

离开小院后,她翻身上马,回去堵人。

不确认刚才遇到的那两个方城卫传令兵是否已经过,但能确认的是,一定还会有其他传令兵。

很快,就被她撞见了两个燕云卫。

策马狂奔的两名士兵完全没料到路边会奔出一匹骏马,未待有所反应,对方长枪扫来,他们跌地的瞬息,尖锐的红缨枪头直指喉间,稍一吞吐,便能顷刻见血。

“可知我是谁?”女童冰冷的声音响起。

两名士兵已面色苍白,看着站在他们身前的女童。

“照我所说去做,否则我便一直缠着你们二人,”夏昭衣说道,面容森冷,“不论是京城还是河京,我会一路跟去,我还能查出你们家中所有活着的人和你们祖坟的下落,想让你们祖宗被挖出来开棺见天吗?”

此话若是别人说,未必尽信,可是出自她口中,不敢不信。

夏昭衣将长枪收回:“我要你们去同陆明峰说,朱岘是宋致易派来的奸细,你们在京兆府翻到了他通敌叛国的信件残页,被一名吏员撞见,吞入腹中。”

两名士兵一愣。

“听明白了吗?”夏昭衣问道。

一名士兵试探性的撑身坐起,见她没有进一步动作,说道:“只,只要我们说了这个,你就放过我们?”

“是。”

“好,”他艰难点头,“我答应你,即便事后他们追究,我们就说是另一个同伴所说,是他亲眼所见。”

夏昭衣没说话,往一旁让去。

两名士兵松了口气,前去翻身上马。

看着他们离开,夏昭衣握紧手里的长枪。

要想保住朱岘的命,目前就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

虽然酷刑在所难免,并且天荣卫的酷刑……

夏昭衣抿唇,不敢再想,飞快上马,转身往知北衙门奔去。

这注定是个漫长的一夜,不仅对于她而言,整座京城皆无人能眠。

街上到处都是奔腾的马蹄声,高亮的火把织成长长的火龙,照彻空寂长街。

除却京兆府中那一场小规模拼杀之外,再没有爆发任何冲突。

不论是燕云卫还是骁虎营,或其他宿卫京师,谁都不愿意自己损兵折将,去投入到无意义的厮杀中去。

风起遥远的长明恒山,翻过千岭,急掠原野,搅动着巨大的寒气荡遍京城,俯瞰人间。

那些奔袭于街道的火光长龙,忽似穿梭于规整行文里的横竖撇捺,数笔成字,万句成书,名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