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绝代吕后:惊世传奇 186.第186章 王侯贺寿

九月的天空秋高气爽,这日终于迎来了我的寿辰,这是我作为太后的第一个生辰,所有的王侯将相都纷纷踏至长安,前来祝贺。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都专程赶来了长安,公主一家也都提前到达了皇宫。

这次乐儿回到皇宫,明显比先前好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样骨瘦如柴了,脸上也红润了许多,这次回来,乐儿将一家子都带了过来,连三岁的小张偃也抱了来,快两年没见女儿了,这次我一定留乐儿一家在宫中多住些时日,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三岁的外孙在宫里看什么都稀奇,整天都在后花园里玩,想看到他,只能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了,那活泼的劲头,和乐儿小的时候一样,把侍候他的宫人都累的不成样子了,而他却乐在其中。

张良从千里之外也赶回了长安,还要带着他的儿子张辟强来给我贺寿,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挺欣慰的,这个张良还能记得我的生辰,对于现在一心想求仙的他来说,真的是太难得了。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派繁荣景象,我下令各路诸侯来长安不得封路,不准有扰民之举,这一点各路诸侯们都做的还不错,没有一人抗旨不尊,城中秩序一切如常。

站在城楼上俯瞰全城,我脸上洋溢出了久违的笑容,纯明如镜的眸子泛着光彩,吕氏一门都早早地入住皇宫,帮忙打理着一切,父母都年事已高,在孙儿的搀扶下都来到了皇宫,吕家现在都是四世同堂了,父母都享受着天伦之乐。

私下里,我还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依然在父母怀里撒着娇:“爹娘,姁儿要还是个十岁的孩子多好啊!姁儿好怀念童年的时光。”

娘宠溺地捏着我的鼻子:“真是个长不大的孩子,都是当外婆的人了,还这么的娇气,也不怕孩子们看到了笑话你!”

“姁儿无论长到多大,永远都是娘亲的孩子,我才不怕那些小孩子笑话我呢!再说,即使孙儿们看到了,他们也不敢笑我!”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了一声:“外婆羞羞,外婆撒娇了!”我三岁的外孙张偃在一旁调皮的喊道。

“小家伙,你竟敢嘲笑外婆,看我不打你的屁股。”我一把将小张偃抱进了怀里,举手吓唬道。

“外婆我不敢了,千万不要打偃儿,偃儿非常乖的。”说着,小家伙讨好地亲了一口我的脸颊。

我这个外孙精的很,作为惩罚,我在他的小脸上狠狠啄了好几口,小家伙太招人喜欢了。

父母的身体还算硬朗,母亲的眼睛在淳神医的医治下,已经好了许多,然而父亲却总是愁眉不展,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个心结打不开,这个心结就是我未能以真容示人,一辈子都要活在人皮面具之下,这成了父亲一生愧疚的精神负担,为此父亲一直郁郁寡欢。

我和父亲说过我一生只为始皇帝嬴政倾心,不会将面容轻易展示给别的男人,但是父亲却始终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总是觉得亏欠于我,每次看到我时,父亲总是说一些自责的话,他也不曾想,我当上这个大汉的皇后要付出这么多的心酸,也不曾想刘邦会如此的负心,父亲总是有太多的想不到,但是我从来都没有埋怨过父亲,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的命运,从我穿越到吕雉身上的那一天,就已经命中注定了这样的结局。

庆祝寿辰的大典在清华殿举行的,各王各诸侯都按等级纷纷上殿致贺词,按辈分,在刘氏一族王侯中以刘肥为首,刘肥首先走上了前,跪地向我行礼:“儿臣刘肥恭祝母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儿臣特敬上翡翠青松,愿母后如青松一样青春永驻!”

他还如往昔一样憨厚老实,仍然胖墩墩的一身肥肉,不过比离开长安时成熟了不少,都在封地娶了两房妻妾了,这次会长安,刘肥特意将他的王妃带来给我祝寿,当我看到刘肥时,往昔的一幕幕不禁又浮现在了眼前。

“齐王快请起,你对母后的心意,母后都收下了,赏!”我愉悦地说道。

“儿臣谢过母后。”刘肥接过了我的赏赐,退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特意命人打造了纯金的金叶子,包成红包分赏给各路诸侯王孙,这其中也有着深刻的寓意,寓意着他们都是树叶,都要依附在皇帝这颗大树上,他们才能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也要密切地团结在一起,这棵大树才会长的繁茂,这点,在皇帝盈儿给我贺寿时,我让盈儿当着所有人的面前,打开了我给他的赏赐,给皇帝的赏赐是一个纯金打造的树干,这时,所有的人都明白了其中的寓意。

轮到张良贺寿时,只见张良手捧着一对白玉如意,跪地行礼道:“臣张良敬献太后白玉如意一对,恭祝太后事事称心,笑口常开!”

“张爱卿快平身,你这云游四海,难得还记得哀家的生辰,哀家真的很感动,重赏!”

赏给大臣们的都是翡翠制成的果实,这寓意也同王侯们的一样,张良谢恩后,我们不约而同地对望了一眼,这层寓意在张良眼中是再透明不过了。我心里也明白张良送我的寿礼所要表达的心意,他真心的希望我过的快乐,他愿我的心还如白玉一般清澈,愿我做回从前的自己,他的这片苦心着实让我感动不已。

这次庆典,我接到了一份神秘的贺礼,这是番邦使节受人之托带给我的寿礼,当我打开礼盒时,一枚我还给韩信的玉佩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这是韩信托番邦使者带给我的,里面还有一桶纯金打造的生姜,固定在了锦盒里,寓意一统江山,江山永固。

原来韩信离开了中原,去西域过隐居的生活了,借此寿礼向我传达了他的信息,他还把我当做他的兄弟,这份寿礼让我的心头暖暖的。当年和他结拜兄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韩信的豪爽性子深深折服了我,他再次将玉佩送到了我的手中,说明韩信还是很在意我这个兄弟的,或许现在,他也和我一样想着过往的一切,我将玉佩紧紧地贴在了我的胸口。

盈儿送了我一个天蚕丝玉枕,因为我不习惯枕在硬的枕头上,所以盈儿命人为我设计了这个软玉枕,这一阵我的睡眠不好,盈儿看在眼里疼在了心上,虽然他表面上和我敌对,但他打从心底还是关心我这个亲娘的,这份寿礼在我眼中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我亲手将玉枕放在了我的卧床上,以后每天我都会枕着它,比枕什么枕头都舒心顺意。

乐儿的寿礼我更加喜欢,乐儿亲手为我绣了一件寿袍,每个花色都是女儿一针一线缝制上去的,为了这件寿袍,乐儿没日没夜地绣了三个多月才完工,当我穿上这件寿袍,感受到的是女儿那孝顺的心意,寿袍很合身,我决定以后每年我生辰都穿这一件。

看着女儿那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对女儿的手艺称赞了一番,看到女儿此时很精神地站在我面前,做为一个母亲,我感到了无比的欣慰,如果说这世间什么最重要,那就是血浓于水的那份亲情。抱起我的外孙鲁王张偃,这个最小的王爷,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从前乐儿的身影,一样的乖巧懂事,一样的机敏过人,每次看到他我的心情就会一下子愉悦起来。

这次寿宴,是我离开阿房宫后,过的最开心的一次生日,我得到了所有晚辈们的祝福,尤其是张良九岁的小儿子,更是巧舌如簧,小家伙不但口才好,还善于察言观色,那股子精气神像极了张良,深得我的喜爱。

“子房,你这儿子可比你精明多了,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向哀家讨封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大志向,可比你这整天沉迷修道的爹强多了,长生有什么好的,还嫌活的不够累吗?今生活的精彩就足够了,何必要强求自己呢!”

“太后,子房想求的不是永生,我一心求仙,其实是想再见一个人一面,我知道她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我只有成仙才有可能再见上她一面。”张良很是认真地说道。

“子房说的可是你那幅画中的女子?原来子房也和高祖一样被虚无的画像所迷,真是让哀家无法理解。”我无耐地摇了摇头。

“太后怎知我心中所想,难道您真的能掐会算?”张良疑惑地问向了我。

“哀家只是在你的大帐中,无意间看到了那副画像,那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哀家都记不清是哪次无意中看到的了,不过那画中的女子长的,的确很漂亮,张良你见过?”我打趣地问道。

“都是子房一厢情愿的,都是陈年往事了,不提也罢,这次臣回来,是有事和太后商量的,这长安城年久失修,太后应该好好修修这座城池了,如果国库空虚,太后可以考虑吕家出钱修城,这点银子在吕家眼里应该不算什么,况且太后的娘家都是经商的,拿出多少都会翻倍赚回来的。”

这张良,这如意的算盘都打到我的娘家了,这些年,国库的银两都用在了扶持农业发展上,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建设新的工事,张良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我早就觉得这长安城该重建了,到处都很破,都赶不上番邦的都城,为此还遭到了不少番邦使节的嘲笑,让我很多次都很没面子。

“子房,你个老狐狸,你也当我吕家的钱财都是大风刮来的?真会算计呀,不过我欣赏,这主意不错,等哀家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哀家要亲手设计建造新的长安城,一定让长安成为最繁华的都城。”

张良呵呵地笑了,我赐给了他的儿子很多礼物,都是一些模型玩具,都是我亲手设计的,很讨小孩子们的喜欢。大臣们都离开了宫殿,王侯们都留在了宫中,我打算明晚再设场家宴,让刘氏的子孙都来参加,自从如意被我间接的毒死,王爷们都对我更加惧怕,盈儿也总提防我,总害怕我再会对哪个王爷下手,我想借这个宴会,缓和一下我和他们的关系。

皇帝盈儿听说我要办场家宴,他十分的高兴,他也好久没有见到这些兄弟了,盈儿最重亲情,特意向我请旨亲自去布置宴会,为了让儿子开心,我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