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绝代吕后:惊世传奇 171.第171章 皇宫中的家乡

由于情绪的失控,怒火攻心,加之饮酒过量,胸口又是一阵的疼痛,随即一口鲜血喷溅了出来,只觉的眼前一黑,人影旋转的速度加快,一头栽倒了下去,只觉耳边有人不停地喊着我的名字,却怎么也睁不开眼睛,逐渐失去了意识,整个人没有了知觉。

待醒来,已是两天之后了,当我睁开眼睛却对上了刘邦的眼眸,我将头扭向了另一侧,不去理睬他。

“姁儿,别再生为夫的气了,我罚戚姬禁足三个月,你就消消气吧!别再和她计较了,为夫以后不会再做如此荒唐的事情了,我现在是皇上,金口玉言的,姁儿就再相信我一次!”

刘邦将我扶坐了起来,拿过一碗粥亲手喂我,我仍然不愿理他,又将头别过了去。

“姁儿,你再不吃,为夫就用嘴来喂你了!这样的事情我可十分的乐意去做!”刘邦又把无赖的那一套使了出来。

我无耐地张嘴吃他喂给我的粥,心里却升腾起了一阵的反感,开始厌烦起来眼前的这个男人。

刘邦将那个玉扳指又重新戴在了我的手指上,打趣地说道:“怪不得,我那日摸着那只手是那么的柔软,原来是自己妻子的手,摸着是那么的舒服,让我一连回味了好几天,竟都怀疑起自己是不是有断袖之癖呢!”

为了讨好我,刘邦不断地说着动听的话语,可我始终没有答复他一句,后来,听宫人说,我昏迷的这两人,刘邦一直守在我身前不曾离开,有时,还会对着那玉扳指掉上几滴眼泪,看来这次是真的触动了他的心底。

自从我昏迷不醒,太公他老人家也一病不起,老人家觉得宫中太过寂寞,吵着要回沛县,不知谁多嘴,竟说皇帝刘邦天天给他老人家请安,不合乎礼数,这让老人家更坚定了要回到沛县去。

我休养了两日,便亲自去探望了老人家,老人家老泪纵横地拽着我说道:“姁儿,爹这心里想着沛县的街坊邻居,好想念那里的人,在皇宫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姁儿你送爹回沛县好不好?”

看着老人家一脸期盼的目光,我只好应了下来:“爹,你好好的养病,姁儿现在的身体也没恢复好,还经不起长途跋涉,待我们的病都养好了,我一定带爹您回沛县,一定不食言!”

老人家听我这样说道,脸上现出了喜悦的神色:“好好好!姁儿你好好地养身子,爹不着急!”

刘邦为太公要回沛县的事,心烦不已,虽说他薄情,但却是一个很孝顺的人,这些天,他都留在了我的宫中,不知道是良心发现了,还是为了给戚姬开脱罪责,为了太公的事情,刘邦向我求助了:“姁儿,父亲的身体状况很不乐观,太医说是心病,但是我又不能将父亲送回沛县去,我堂堂一国之君,连自己的父亲都安顿不好,是要遭天下人耻笑的,怎么才能让父亲不回沛县,又能打开他思乡的情结呢?姁儿你一向聪慧,就帮为夫出出主意吧!”

我长长叹了一口气:“父亲的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只要下一道圣旨,封父亲做太上皇,别人就不会对你给父亲请安的事情有异议了,另外,再拨给我三万两银子就行!”

“钱财都是小事,只要父亲不想着再和沛县就行,姁儿办事我放心,这事情就劳烦姁儿了,夫君给你行礼了!”说着,趁我没防备,一个吻就亲了上来。

他那张无赖的脸上堆满了殷勤的笑容,我被动地接受着他的暧昧,心底的那份酸楚又有谁能体会?我没有向任何人透露我的计划,我想给太公他老人家一个惊喜,我派画师一行先去沛县的刘府,去绘制图纸,把老人家最爱去的那条街都纳入了版图,在后宫的一片荒地上,划拨出了一片土地,开始了刘府的复制工程,我每天都忙碌着监查工程的进展,将工地列入了禁地,我希望能早一些建设完工,也好解了老人家的思乡之痛。

老人家病好后,没事就来瞧瞧我的身体好了没有,我一见到老人家,就装咳嗽,装头昏,行程一再地被往后拖延了下去。我一再地安慰着老人家:“爹,等姁儿病好了,马上就带您回沛县,姁儿也着急,无耐这身子一直不好,爹你再耐心等候些时日。”

老人家看我如此虚弱,一连两个月都没再来催促我,我加紧了工程的进度,一切的进展都很顺利,基本上也快完工了,我派专员去沛县动员乡亲们搬迁到长安,开出了丰厚的条件,乡亲们听说是为了解太公的思乡之情,纷纷不要任何补偿,携家带口毅然离开了沛县,随专员赶赴到了长安。

工程的竣工,使我心情大畅,我亲自去视察了一番,不禁让我都大吃了一惊,刘府的摆设和从前一模一样,我都不费脑筋就找到了昔日的卧房,一样的感觉使我都像回到了家一样,是如此的相似,连屋中的摆设都一模一样,我开心地奖赏了负责工程的一干人等。

次日,我亲自出宫去迎接了沛县的乡亲们,按照我的吩咐,他们将家里的猪牛羊,还有鸡鸭一并带来了长安,看到此情此景,我给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一躬:“谢谢乡亲们了,大家都放弃了家乡,无怨无悔地帮我吕雉尽一份绵薄的孝心,我吕雉在这里感谢乡亲们了,这份恩情,我和高祖都会深深记在心里,乡亲们请随我一起回家吧!”

乡亲们都很激动:“皇上和皇后,为我们百姓创建了一个太平的天下,我们能为皇后尽一点自己的微薄力量,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皇后将我们安置在哪,我们就去哪,能多陪一陪太公,我们大家就知足了!”

当我带领着乡亲们打开一道大门时,众人皆惊呆了:“家,我们又回家了!”

乡亲们惊叹之余,纷纷走进了自己的家门,连小狗都马上找到了自己的窝,猪牛羊都顺脚走进了自己的棚圈,做买卖的小贩立马认出了自己的摊位,小孩子又相约在一起玩耍了起来,和以前的家一模一样,让人都没有一点身处他乡的感觉,乡亲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一切都归于了原位。

看到了眼前的这一切,我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安置好了一切,我回到了皇宫。

清晨,刚下了朝,我就召集昔日沛县的老臣都留了下来,将刘邦也拦在了大殿,命人将太子也接了过来,见人都到齐了,我宣布了一件让众人惊讶的大事:“众位爱卿,你们都是沛县出来的,今天就随皇上和哀家,一起护送太上皇他老人家回沛县去,我们现在就出发!”

老臣们看到这排场都大吃了一惊:“皇后,您这是做什么?国事这么繁忙,要回沛县也得老臣们安排妥当啊!何况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这样回沛县是不是太仓促了,容老臣们回府打点一下行装,迟些日子回乡也不晚。”老臣们在一旁都嘀咕了起来。

“诸位爱卿,哀家不会占用大家过多的时间,我也深知各位和太上皇他老人家一样思乡心切,今天哀家就带爱卿们回归故里,请大家相信我!”

我庄重地向大臣们宣告了这一决定,盈儿在一旁扯着我的衣袖说道:“母后,去沛县得十多天的路程呢,母后你怎么了?盈儿好担心您啊!”

“就是,连盈儿都知道路途遥远,姁儿你是不是病的糊涂了?要不要给你请个太医过来瞧一瞧?”说着,刘邦直接将手摸上了我的额头。

我将刘邦的手打到了一旁,摸了摸盈儿的脸:“盈儿,母后一会就带你回家,母后什么时候欺骗过我的盈儿?”

我把老人家扶上了马车,强行将大臣们也送上了马车,刘邦无耐地也坐了上去,随着大队人马出发了,不多时,就来到了后宫的大门外,我挥手示意马车都停下来,我亲自下车将老人家扶了下来:“爹,我们到家了,下车吧!”

老人家一脸茫然地瞅向了我,不情愿地下了马车,刘邦率众臣也跟了过来,老臣们都小声地再和刘邦讲:“皇上,这皇后是受什么刺激了?皇上你可要请最好的太医,快些来给皇后看看病,这病的不轻呀,神智都错乱了!”

我瞟了众大臣一眼,他们都吓得闭口不言了,我没有理会大臣们的非议,亲手上前打开了那扇大门,立时,全场都变得鸦雀无声,太公呆愣在原地,映入他眼帘的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街道,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还是原来的模样,太公踉跄着脚步走在了熟悉的街道上,那里的小贩们热情地招呼着他,品尝家乡的美味小吃和早点,熟悉的街坊邻居,一路上都在和老人家打着招呼。

刘邦不可置信地率领众臣也随老人家步入了街道,有些大臣竟自走回了自己的家门,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众人惊呼不可思议。

老人家竟自走进了阔别许久的家门,坐在了那张摇椅上,顺手倒了一壶茶,悠哉地坐在上面享受了起来,盈儿跑进自己的房间,准确地在床底下取出了他儿时的玩具,在手中把玩了起来:“母后,盈儿不是再做梦吧?母后是不是会变法术,将家都给变到了皇宫里来了?”

我呵呵地笑着,摸着盈儿的脑袋,轻轻地一拍:“傻孩子,母后哪里会法术,这只不过就是按照从前的家复制出来的!”

“母后,您真厉害,这世上就没有母后办不到的事情,盈儿好崇拜您!”

盈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兴,蹦蹦跳跳的,又恢复了往昔的活泼和快乐。

刘邦望着四周再也熟悉不过的场景,不禁热泪盈眶:“姁儿,我好多年没有回家了,谢谢你让为夫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刘邦情不自禁地抱着我就感动地哭了起来,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的夫君怎么了?怎么变成了一个爱哭鼻子的老太婆了!要不要用丝巾给你擦一擦泪水?”

被我这样一打趣,刘邦破涕为笑了起来,狠狠在我唇上啄了一口,待我二人转身,却不见了老人家,我们慌忙地寻了出去,在不远的大叔下,太公正和一群老伙伴们闲聊呢,聊的可起劲了。

我和刘邦相视一笑,没有过去打扰,我手提着菜篮子,和刘邦走在了市集上,准备买晚上要吃的菜,刘邦还像从前一样,顺手多摸上两个,装进了菜篮子里。

一阵肉香飘过,刘邦忍不住嗅了上去:“牛肉,我最爱的牛肉味道!”

顺着香气,刘邦来到了那家常去的老字号,刘邦坐了下来,翘起了二郎腿:“小二,来半斤牛肉,一斤果酒!”

“来喽!”只见店小二端着一盘牛肉,提着一壶酒就迎了上来:“客官请慢用!”

刘邦撸了撸袖子,就开始大吃了起来,一口牛肉一口酒,吃的那叫一个香,打了一个饱嗝,满意地用袖子擦了擦嘴道:“掌柜的,这顿先赊账,下次来一起算!”说完,脚底抹油开溜了。

我看着这一切,不禁失声笑了起来,这刘邦以前还真是够无赖的,老爱赊账吃白食,真就是一地痞。我提着一篮子的菜走回了刘府,系上围裙,开始为一家老小准备饭菜了,盈儿很懂事地给我打着下手,我好久没下厨房了,久违的愉悦心情充斥了全身。

我拿起菜刀切起了肉丝,看来今日要大展身手了,随着一阵阵油烟的飘起,傍晚时分我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还倒上了一壶陈酿的好酒,老人家聊到了肚子饿,才肯回到家里,刘邦这爷俩还真倒有一共同点,喝酒从不拘束,都爱翘起个二郎腿,爷俩相视一笑,动起筷子就一顿狂扫,直到满意地打起了一个饱嗝,我们娘俩则是绅士的多,不紧不慢地吃着。

收拾完碗筷,刘邦粘着我给一家人弹奏一曲,我取出古琴摆在了院内的案几上,思量了许久,我用古琴弹奏了一曲现代的乐曲《望乡》,古琴将这首曲子演绎的别有一番乐感,曲调委婉,感人肺腑,不知何时院子内已经站满了听曲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