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国势 第013章 时机来临(1)

88读书 www.88like .com,最快更新国势最新章节!

第0章 时机来临

欧战的情势,一日千里,以不可阻挡的状态进行着。

在得到英法的财政资源和中国的物资装备后,俄国从惨败中逐渐恢复了元气,逐渐了几十个新建的师。这些师兵员充足、装备精良、物资和补给也十分齐全,但唯一也是最大的缺陷便是——战斗力严重不足。

俄国那些**的官僚和军队内的昏庸分子,习惯于用新建师来搪塞沙皇尼古拉二世,以便博得廉价的奖赏。在他们笔下,一个个新建的“精锐”师被搭建了起来,而不是用于原有部队的补充和重组——因为后者上去不会令师的数目增加。

这就出现了异常奇怪的现象,一个保持着完整编制的师和一个被打得只剩下几百个人的残缺师,在他们眼中是等价的。更糟糕的是,统率这些新建部队的军官大多是临时提拔或者原先已经退役或转职的,根本就缺乏对于当前战争的直观认识和作战经验,毫无疑问,只能是菜鸟指挥官和菜鸟师。

德国固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面对菜鸟师的时候是毫不手软的。总体而言,菜鸟师如果能够顶的过一场战役的前三板斧,那么基本上生存便没有问题了,可这样的部队实在少之又少,只有五分之一的部队能经得起这种考验。

事态的发展,一步步验证了秦时竹的观点——把军火卖给俄国人是对德国更为有利的办法,英法的巨额投资就这样打了水漂,而俄国大量的有生力量甚至于大量的物资装备都反过来送给了德国人。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由于中国方面提供给俄国的是崭新的元年式步枪出口版,几乎和德国人手中的步枪一模一样,子弹也可以通用,德国人能方便地获得物资补给,大大减轻了运输的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运力来运送兵力和物资。

而中国方面出高价售出的情报以及电报密码,更是造成了俄国对德国的单向透明,好几场战役俄国人都是在德国人了如指掌的情况下进行的,战役的演变过程就是俄国人被德国人牵着鼻子一步步走向灭亡。以至于俄国高层暴跳如雷,发誓要清除身边的间谍,清除来清除去,问题没有找到,好些有能力的军官和参谋却被口上通牒的帽子而被枪决了。

鉴于东线战场的一直胜利,平素嚷嚷要在西线决定战争走向的法金汉越来越不讨威廉二世的喜欢,而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两人联手的东线在德皇的心目中越来越上升——hl几乎成了胜利的代名词。至于给中国的代价,威廉二世觉得不值得一提,他甚至打算,只要中国人一直这么友好下去,将来俄国崩溃以后将一块地方划给中国也是可以的——尽管,这个前景还有点远。

协约国既无力在西线改变战局,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挽回在东线的颓势,只能把主意打到现有力量之外,进行一个增量考虑,首要的目标便是罗马尼亚。

说起来,在战前罗马尼亚和德奥还更接近一些,因为德奥两国在罗马尼亚有相当多的投资,罗在经济上与德奥有同盟关系。一九一三年,德奥与罗马尼亚还续定了早在一**二年签订的旨在对付俄国的互助条约。但是,罗马尼亚的盟国关系比意大利还来得不可靠,由于匈牙利在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推行殖民政策,所以在大战前夕,罗与德奥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只是因为德国实在过于庞大,才没有公开翻脸。由于罗马尼亚

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奥重新又对罗马尼亚加强外交攻势,力图不使它倒向协约国。但用匈牙利占领的特兰西瓦尼亚去收买罗马尼亚,自然为布达佩斯当局反对,于是德奥许诺将俄国占去的比萨拉比亚归还给罗马尼亚。但罗政府对俄国割过怀有恐惧心理,并不想招惹这个邻居,所以在大战初期,对战争持观望和中立的态度。一九一四年七月,罗马尼亚在一次王室会议上决定,拒绝履行同盟义务。

罗马尼亚既拥有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铝等),又可提供大量的兵员。同时,它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如果它站在德奥一边,可以沟通德奥与土耳其的直接联系;如果它倒向协约国阵营,既可截断德奥与土耳其的联系,又可使俄国与塞尔维亚取得陆地上联系。因此,德奥在拉拢罗马尼亚的同时,协约国也在争取罗马尼亚。英法首先同意把匈牙利占据的特兰西瓦尼亚归还给它。一九一四年十月一日,俄国与罗马尼亚签订秘密协定,承认罗马尼亚“在其认为方便时有权合并奥匈帝国境内的罗马尼亚居民的地区”,保证不让保加利亚侵占南多布罗加地区。此外,协约国还答应给罗马尼亚一笔贷款。

但罗马尼亚不仅要求首府特兰西瓦尼亚,而且要求协约国承认它对萨拉比亚、布科维纳和巴纳特地区的主权。罗马尼亚的这些要求得到英法的支持,但遭到俄国和塞尔维亚的反对。英法在一九一五年夏天急于拉罗参战,认为在罗的影响下,可以加速希腊站在协约国方面来,不让保加利亚靠拉拢德奥集团,使土耳其处于隔离静思,因而对俄国施加影响。在英法的坚持下,俄国最后同意罗马尼亚对布科维亚和巴纳特的要求,但仍旧拒绝将萨拉比亚归还罗马尼亚。

在利益问题上,协约国给了罗马利亚更多的东西,虽然,距离罗马尼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对待参战问题上,罗马尼亚内部存在三派:一派认为协约国必胜,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战前的温和派和民主派,他们认同英法的价值观念,同时对俄国怀有极大的恐惧;另一派是同德奥资本有密切关系的一部分地主商业资产阶级,他们崇拜德意志的武功,相信德国不会战败;第三派则是以布勒蒂亚努首相为首的观望派,此派力量最大,是当时罗马尼亚内外政策的决策者,他们没有既定的价值理念,唯有一个期望,谁给的价码高就给谁卖命。由于英法的竭力拉拢,这一派也就逐渐同协约国亲近。但罗马尼亚倒向何方,何时参战,不仅要从那方获得领土最多来决定,而且要依据军事形势的变化来决定。

对于德国在战争初期的顺利推进,罗马尼亚感到吃惊,但由于德国经过2次努力还拿不下近在咫尺的巴黎,观望派又一次占据了上风。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参战后,罗马尼亚又无限接近于德奥,但奥地利在俄国的直接打击上损伤累累,又让素来对俄国担忧的罗马尼亚十分犹豫——俄国打德国或许吃力,但对付罗马尼亚实在绰绰有余了。

等到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将全力压在俄国头上,俄国被逼得步步后退时,罗马尼亚的决心差不多又要站在德奥一边,但不管德国人如何推进,始终无法获得决定性胜利的事实和俄国逐渐恢复元气的状况,又要令人怀疑,再加上原先情况和罗马尼亚类似的意大利人倒向协约国后,被德国人打得很惨的事实,促使罗马尼亚再次冷静下来,待价而沽。

为了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力量,英法利用自己对俄国战略援助输出的契机,压迫俄国接受罗马尼亚的条件,不仅同意将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巴纳特划归罗马尼亚,作为它参战的报酬,而且还宣称“保障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完整”。所谓的领土完整,自然也包含了罗马尼亚一直坚持的比萨拉比亚,俄国由于在战略上有求于人,因此也不得不接受这个条件。虽然不可能要求俄国人白纸黑字地写出来,但毕竟是默认了。

时间推移到了96年的新年,在逐鹿计划各个子项目已经基本到位的时候,大本营进行了战前第一次沙盘推演,而推演之前的战略分析,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蔡锷已经接受了中路集团军司令长官的任命,在这样的绝密会议上,自然也是正襟危坐,他的喉部,经过人民医院的悉心调理,已经完全康复了。

“从目前欧战整体情况来,德国40%的力量在西线,50%的力量在东线,0%的力量在意大利战线和本土,从战果来,西线虽然还占领着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等国的地方,但维持占领局面是异常困难的,特别是,从民国5年(95)年月份以来,英法接连发动西线战役,不但迫使德国从东线抽调兵力,而且还把原先德国深入进来的进攻线给推平了。现在德国虽然力量上距离巴黎不到200公里,但这200公里,几乎就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海上,经过前后2次日德兰海战,德国虽然取得了超过英国的战绩,但充其量,只是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还无法说压制或者突破了英法的压制……”[(m)無彈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