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乱世里的枭雄们之隋唐风云 第二章志向

88读书 www.88like .com,最快更新乱世里的枭雄们之隋唐风云最新章节!

文述,左卫大将军,封许国公,总领军事,此人没别的特长,唯善办事,领导交付之事,能办的则办,不能办的想办法也能办。

不过二日,宇文述叫来了李密。寒暄之后,宇文述也不说话,把眼睛盯着李密看,直看得对方额头渗出一层细汗。

望着开始露出不安表情的李密,宇文述心知事情办成了一半,但凡劳资谈判,讲究气势,只需两眼直视,就让李密惶惶不知何事,双手不知何处,足见此人是庙堂菜鸟,打发易尔。

视线交锋之下,李密披靡不振,宇文述神定气闲,一切尽在掌握,于是,宇文述叹了一口气。

长长的一口气。尾音升空之后,绕梁三圈,在梁上打了一个中国结**扑通落地。

李密顿是一惊,不知领导所叹何事,自忖上班走神之事属思想范畴,宇文述就算再利害,也不会猜到自己思想溜号吧。正当惶恐不安之时,宇文述心生侧隐之心,不忍再看人在自我琢磨的地狱里挣扎,主动说出了底牌:

“看兄弟也是一个人才,智力超于常人,家世更是显贵,应该走才学入仕的道路,何苦在近卫里混迹!”

李密听到这句,转忧为喜,当场表示马上辞掉亲卫都督之职,回去苦读经书,以学报效朝廷。

宇文述果然雄才,活生生把辞退办成了自动离职,这种差异混迹职场的人都知道,省却一大把遣散费不说,还能免去刻薄员工之名。

果然还是不经世事的黄口小儿啊,老夫三言两语就打发了。想到这,宇文述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马上,他就有些笑不出来。

李密朝他深施一礼,郑重说道:

“多谢许公指点!”

说罢,李密转身离去,身材挺直,双目坚定,一扫往前萎靡的样子。

宇文述自以为戏弄了一个无知小儿,却不知唤醒了一颗沉睡的心灵。

宇文述的话意在无补偿炒人,却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话恰如一阵春风,扫开了这些天笼罩在李密心头的乌云。

李密终于找到了让自己坐立不安,生活无味,工作无神的原因。

原因只有一个:无志。

男人无志就不知道明天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对明天的自己一无所知,才会仿徨,才会不安,才会困惑。

宇文述的客套,正中李密之内心最深处。此刻的李密仿若被三万伏高压击中,一种无比光明的感觉如电光般疾走全身,热血在李密身内沸腾,或者说,李密的血管里本就流淌着黑油,经宇文述一点燃,立刻火光冲天。

他不由得想起了曾祖李弼的格言:

“丈夫生世,会须履锋刃,平寇难,安社稷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阶资以求荣位乎!”

曾祖的名言早已记于家传,教谕后人,曾祖的名言亦丹青史册,留芳千古。

替人清道,为人警戒的侍卫不是我的人生,我相信我的人生有更重要的内容等着我去完成。

李密打了报告,辞去了工作,理由是伤病,好在当年病退也不需要医生证明,又有上司宇文述亲自督办,很快就办好了手续。

脱下官服,李密离开了宫城,走之前,他回过头来,眼前是富丽堂皇的隋朝大兴宫。

我还会回来的!

等我回来之时,必为金吾上将!不,区区官职怎会是我的追求,我的生命里将有更特别的意义,我的人生将有无上的光彩!

是的,当我回来之时,他人提起李密,不再说是蒲山公李宽之子,柱国李弼之曾孙。

我之所以成为李密,不是因为是李宽之子,李弼之曾孙。我李密之所以为李密,是他人无法代替我的光芒!

甩开长袍,迈开大步,李密将皇宫甩在了身后。

当找对方向,路会越走越宽。

转眼数月过去了。

自从当天李密炒掉杨广,潇洒的从大兴宫迈步而去后,长安城内就再难看到他的身影。许多跟李密来往的亲朋好友纷纷报告,许久没见着李密其人。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到派出所报失踪以前,还是找一找看。

在李家大宅里,我们终于找到这位失踪人口,是时,李密双眼发红,头发蓬松,身上还散发着一股三月不着清水的奇味。依然一宅男尔。

面前书桌摆着散乱的书籍,乍眼一看,兵书有之,《史记》有之,《汉书》有之。

原来在闭门充电。

这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但这种方法是不值得提倡的。闭门充电跟闭门造车并无两样。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言下之意,独习之不如众习之。不见天地,怎知世界广阔,不站于巨人之肩,怎么超越巨人。

李密猛然醒悟,收起桌上的书卷,取块布包好。转身出了书房,来到牛厮,牵出家里的老黄牛,铺上蒲草垫子,将书包挂在牛角之上,牵出家门,向目瞪口呆的家门丢下一句话:

“我寻师去。”

李密早有名师的人选。东海人包恺博学多才,尤精《汉书》,为当时世上《汉书》宗匠。李密欲习《汉书》,当然必寻此人不可。

出家门,李密翻身上牛,他打听清楚,包恺高寒雅士,避世缑山。

此去缑山,路途遥远,非指日可到,李密坐在黄牛的上面,摇摇晃晃就像书塾里的学究,事实上,李密确在读书。无聊的时候,李密打开书袋,取出一卷《汉书》,信手翻开,刚看数行,就被一句话吸引住了。

“书足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

诸位饱读经书,当然知道这是历史上著名人物项羽的名言。深深吸引李密的是“万人敌”三字!

掩上书卷,李密眼前浮现出项羽身着乌甲,率八千子弟兵渡江,巨鹿一战而灭暴秦的形象。想到这里,李密不禁心中澎湃,双脸绯红。

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如项霸王!

李密击掌叹节,顺手拍在了黄牛背上,黄牛皮厚,倒不觉得痛,只有两只牛虱被拍成稀泥,乌呼哀哉,虱儿刚痛饮两口黄牛血就如饮了牛奶般,英勇成为万虱敌的牺牲品。

此情此景,史书称为牛角挂书,与凿壁借光同样成为勤学的代名词,但深究一下,还是牛角挂书借得推荐,主要是易于向广大的人民群众推广,现在交通这么挤,上个班跟李密上缑山差不多,挤公交之余看个书,顺手拍死个蟑螂也算除四害。而凿壁借光就不好说了,一来有毁坏建筑物之嫌,二来,万一凿壁借光被当成凿壁窥走光什么的就不好了。

且说李密惊叹于项羽敌横扫天下,却不知道很多年后,史家著书,亦将他称为项羽般的人物,此事尚在日后,不知亦不为怪。就在当下,李密神往万人敌的无上境界时,毫不察觉当今世界活生生的万人敌就站在他的身后。

一个六十上下,衣着华丽,相貌雍容的男子拉紧了马绳,悄悄的走到了黄牛后面,一声轻问将李密从楚汉古战场拉了回来:

“这是那里的书生?勤学如此!”

来人不认识李密,倒情有可原,李密一下岗职工,名不扬,身不显,但李密不可不识来人。

抬头看到对方后,李密连忙下牛,施一拜礼:

“见过越公,晚辈李密见礼。”

来人隋朝越国公杨素,此人曾经平陈国,静江南,驱突厥,战功卓著。还有废立之功(注意这一点),实是大隋帝国第一大臣。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个第一大臣要加一个副词来修饰:名义上。其原因是杨老虽然劳苦功高,但生平自视忒高,据总结他生平只服三人,除此三人之外,杨素素来是鼻孔出气,眼白扫荡。皇帝杨广不在此三人之列。

不把皇帝当干部是不行的,杨素被架空了起来,位高而管不了事。要不然,大隋唐疆域广阔,子民从多,辅政大臣日理万机都来不及,那有闲情跑到这野外偶遇李密。

如果说李密是自动辞职的话,杨素算是停职不停薪。

当下,两个社会闲散人员就在路边讨论起汉书来,经过一番探讨,杨素深叹此人是少年英才,遂热情邀请李密先放下寻师一事,到家里详谈一下。

杨素位极人臣,平时就是拿着帖子抬着银子求进杨府都不可得,何况现在杨素亲自邀请,李密当下应承,调转牛头。

李密的人生就从这里转了一个大弯。

很多年以后,李密曾经问过自己,如果没有碰到杨素,我就会老老实实拜师学文化,等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学出名气,杨广说不定还会将我请回来安排个宰相干干。

这该是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上帝素来喜欢悬念,他老人家是不会满意这样的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