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都市之仙路重开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望月宗

一个星期后,秦白终于有了不得不回江海广场的理由。

因为他的妹妹在打不通他电话的情况下直接找到了江海广场,林老爷子一听是秦白的亲妹,立马派人前来龙王谷通知秦白。

听到这个消息,秦白也就再也顾不上龙王谷的事了,更何况,早在共同成为山神之后他就已准备离开龙王谷。

回到江海广场,秦白并没有第一时间回江海广场地下,而是前往了位于江海广场起来就有些长了。”

随着中年道姑缓缓的述说,秦白总算是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静水庵的祖师曾经有一个死敌,这个死敌还是与静水庵的祖师一样都是出自东汉末期的皇宫。

但与静水庵祖师不同,那位死敌一直梦想着能够重立汉室,于是,开始不断的在世间搅风搅雨。

不管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还是后来的曹魏,两晋,都有这位死敌的身影。

对此,静水庵的祖师却完全是另一种态度,静水庵祖师认为既然汉已亡,只要天下太平,谁做皇帝都可。

毕竟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这位静水庵的祖师实在是见多了各种因战乱导致的生死。

静水庵之所以建立也是因为战乱的原因,刚开始建庵时,静水庵只是想让那些因战乱无家可归的寡母孤女能够有一个安生之地。

所以,当知道有人在挑动战乱之后自然不可能再漠视,于是两个同出汉室的宗派就此成为死敌,之后更是在两宗祖师死亡之后也还缠斗了千年之久。

秦白听得是目瞪口呆。

“直到宋时,宋朝皇室相对来说比前几朝都更加的温和,这才没有了望月宗的用武之地,后来经过几代祖师的努力,才终于将望月宗整个铲除,但却没有想到,时隔近千年,望月宗的道统又出现了。”

秦白满脸的惊讶,“你是说望月宗的传承道统是出自吕后身边的近侍太监?而且望月宗的秘法只有太监才能修炼?那不就是葵花宝典吗!”

中年道姑摇了摇头,“望月宗的出处据祖师记载,我们知道的是源自吕后身边的近侍太监,但事实上,不管是望月宗的望月秘典,还是我们静水庵的无为杀生经,都是出自先秦皇宫,先秦时代,以及后来的两汉时代,皇宫中经常都会出现行刺之人,所以,皇宫中的秘卫大多都是由太监担任,自然也就有了专供去势之人修炼的修炼之法。”

“据祖师留下来的手札,她甚至怀疑先秦时代留传下来的各种秘法有可能就是出自周朝皇宫。”

“那现在望月宗是个什么情况?”

中年道姑苦笑着摇了摇头,“从宋以后,我们便再也没有听到过望月宗的消息,原本我们还以为望月宗早已消散,所以,对于望月宗现在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不过从最近的行刺者来看,望月宗应当并没有真的消散,而应当是成为了一个类似杀手组织,因为前来行刺者哪怕被我们发现也会第一时间服毒自杀,根本就没有留下活口。”

这时,一旁的梅书莹接口道:“我怀疑望月宗可能是去了国外,因为这种刺杀败露立马服毒自杀根本就不是寻常弟子能够做到的,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杀手才有可能这般做。”

秦白眉头紧紧的锁了起来。

“你是说,现在整个静水庵都被一个你们找不到来处的杀手组织给盯上了?”

房间中所有的人脸色都变得异常的难看。

秦白脸色也非常不好,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小妹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秦白不由的望向了秦玲儿,中年道姑显然想到了秦白的想法,在一旁直接道:“如果我们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当是为了无为杀生经跟望月秘典而来,所以哪怕玲儿躲得再远,他们也会找过来。”

秦白脸色一下子变得是要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过了好一会才不得不问道:“跟无为杀生经有什么关系?他们难道还需要你们静水庵的修炼之法吗?还有,望月秘典是什么意思?”

中年道姑看了一眼秦白,之后忽然从一旁的一个袋子中拿出了一个通体紫红,带着丝丝血纹,上面还盖着一个巨大印章的木盒。

当这个木盒拿出来时,秦白的目光差不多瞬间便集中到了木盒上的印章上。

因为这个印章使用的字居然是一种非常古老,也非常漂亮的鸟篆字,如果是别的鸟篆字秦白铁定不认识,但这几个鸟篆字秦白不但认识,还记忆十分的深刻。

因为一年多前,秦白曾经接待过一个大客户,这个客户当时的要求便是所有的房屋设计都必须根据一块有这八个鸟篆字的古老乌木匾来。

所以,对于这八个鸟篆字,秦白可谓是记忆深刻,以至于当再一次见到这八个字体的时候,秦白差不多一眼就认了出来,只不过这一次秦白却更多的是想到了这只木盒的出处。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白差不多是惊叫出声,哪怕这个印章的大小其实并不算大,但整个印章的印迹却一眼看出绝对异常的古老。

中年道姑看了一眼秦白,之后才缓缓的道:“这就是当年我庵中祖师从望月宗手里夺得的望月秘典,也是望月宗最重要的传承秘典,正是因为这望月秘典被我庵中祖师所夺,望月宗才最终烟消云散。”

秦白根本没有理会盒中的所谓望月秘典,他更多的是关注盒上的那几个鸟篆字,他直接便指向了盒上的印章。

中年道姑似乎这才回过神来,“这木盒应当是出自汉朝皇宫的旧物,所以这木盒上盖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那枚传国玉玺的印,这种印章我静水庵好几件祖师传下的旧物中都有,应当不会有错。”

秦白一时间忍不住趴了过去,对于传国玉玺秦白可谓是向往以久。

见秦白想拿起木盒,又怕自己误会,中年道姑直接在一旁开口道:“庵主让我将这木盒带来便是想将这盒子,跟里面的望月秘典一起交给你。”

秦白整个身子立马直了起来,对于盒中的望月秘典他倒是不在意,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不知道这望月秘典的价值。

“为什么?”秦白这时也顾不上盒上的传国玉玺印了。

中年道姑笑了笑,不过这笑容里多少有些沉重。

“庵主说,这望月秘典交给你处理,是公开也好,毁了也好,还是还给望月宗都由您决定,只要望月宗今后不再针对我静水庵,我静水庵现在不过是一个女子宗派,千年前的仇与恨都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不想背负,也不愿意背负,至于望月宗未来想做什么,也跟我们静水庵无关,我们静水庵只要太太平平的修炼,安安心心的过日子,这种江湖仇杀的日子确实不适合我们。”

秦白眉头立马紧了起来,“难道你们被刺的十五名弟子就这么算了?”

说这番话时,秦白看了一眼旁边之人的神态,特别是自家小妹秦玲儿,他发现当他说这番话时,近十人中,大半人都露出一脸的不忿,显然静水庵有不少人并不赞同静月庵主如今的处理方式,包括自家小妹。

中年道姑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跟无奈,“不这样还能怎么样,难不成像几百年前一样,两家缠斗千年,你可知道那近千年静水庵死了多少人吗?”

说完,中年道姑直接望向了一旁的秦玲儿等人。

“庵中有详细的记载,从两晋时代开始,到宋时终结,我静水庵与望月宗的战斗中,总计死于两宗争斗的是七万三千六百五十四人,差不多每年都会死上七十余人。”

说完,中年道姑直接望向了秦玲儿等人,“你们想报仇,但可知道,也许这又将陷入一个新的千年循环。”

说到这,中年道姑没有再说下去,而是重新望回秦白,道:“庵主觉得以你的影响力应该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我想秦先生也有办法能够稳妥的保管好这望月秘典。”

秦白听到这其实已经听出了静月庵主那边的意思。

静月庵主其一就想通过他能够解决掉如今静水庵跟望月宗之间的千年仇怨,另外也不无想让秦白帮他们分担压力的想法。

毫无疑问,望月宗如今最想要的应当不可能是他们与静水庵之间的世仇,毕竟那都是千年前之事,就像静月庵主一样,经过千年时间,再大的仇,再大的恨也都已经散去。

所以,如今望月宗的首要目标肯定就是木盒中的望月秘典,不管如今的望月宗留下的传承还有多少,这望月秘典毫无疑问都是他们急需的。

其次则有可能就是秦玲儿如今修炼的无为杀生经,毕竟现阶段,对于绝大部份的修炼者来说,功法都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静水庵的世仇,望月宗看上无为杀生经的机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