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人生赢家[快穿] 人生赢家[快穿] 第556节

“你嫂子心情不好,你多劝慰着就是了,她最放心不下的肯定是两个孩子,明意既然留在自己家中了,你就别再接她过来。都说母女连心,女儿是最贴心不过的,就让明意在家中好好照顾你嫂子吧。”

安抚好儿媳妇后,老夫人让人去请瑞和,将此事告知。瑞和自然否认了万林恩死亡和万征章失踪跟自己有关系,老夫人又安慰了瑞和几句,他回自己院子之后,正院那边来人请他。

万氏对他说:“昨夜你舅母不是故意的,她就是情急失态,你不要记恨她。”万氏一脸疲惫,这两天她过得也很难过,昨天嫂子说的话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如果真是自己的儿子害了娘家哥哥和侄子,那她又该怎么做人呢?好在婆婆说的话也有道理,她勉强能够暂时宽心。

“你章表弟的事情该怎么办呢,他才十八岁,有着大好前程……就这么失踪不见,不止你舅母伤心欲绝,我也觉得十分难过。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你跟英国公交好,能不能——”

“母亲,我跟英国公交好是一回事,去搜公主府是另一回事,为了公主的名声英国公也不会同意的。”

“唉,我也知道难,我也是没有法子了,善儿,这事还是得靠你。”

瑞和应了下来。

从金兰围场回来还不到半个月,瑞和觉得好似已经过去许久。

云书说出行的衣物用品都收拾好了,问瑞和哪天要出门。

看了看天气,瑞和轻声说:“赶在这个冬天第一场雪之前出门吧,不然的话路上就太冷了。”

一向少说话多做事的云书也跟着看看天,他是看不出什么时候要下雪的,但他知道自己只要照做就够了。主子想做什么,他们照办就是,哪怕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都让他们震惊迷茫,他们也只要相信主子就好。

“去采购一批御寒的衣服和常备药物,药单子我搁在书房桌上了,你照着采购吧。”

“是。”

“金兰围场刺杀案该出结果了。”瑞和喃喃着,“没出结果庄表哥他们不敢离京的。”

他打算跟着庄城他们一起去边城。从知道自己身世时,他就做出了这个决定。在无法改变身世的情况下,远离硝烟战场是最明智的。只要他待在燕京城一天,他再谨慎小心,皇后一天不会死心就会有所动作,迟早会露出行迹。

几年后边城将不稳,虽然原身英年早逝,只看到了边城烽火起,没能看到后面的结局。但瑞和翻看近百年的史书,知道西厥人卷土重来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边城战火起是一个开始,这些年来皇帝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注定了大燕兵力倒退至少二十年。

休养生息足足四十年的西厥,反扑之势必定势如破竹,毫无准备的大燕怎么可能抵挡得过?

覆巢之下无完卵,瑞和本就有打算攒资历,日后插手军务,最后掌握住军权的想法。“卫振善”出身武安侯府,本就是老牌的武勋之家,卫家当年还有过卫家军呢,武安侯在军中也算有一些话语权。他以武安侯世子的身份进入军中,肯定少一些阻碍,更容易被接受。如果有可能的话,他还想重整卫家军。

计划赶不上变化,自怨自艾无用,趁势而为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出宫前宗人令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宗人令暗示陛下会有补偿。他已经想好了如何用这份“补偿”。

在离开燕京城之前,他得将这潭水搅和得更加浑浊才行。

第二天早上,善恩会众人请了义庄的人前往东郊,为无名冢的无名尸迁坟。善恩会供奉的是贞善灵慧菩萨,贞善灵慧菩萨原身是七十年前住在京郊小村子里的一位少女慧娘,慧娘在大旱灾剔骨刮肉援救灾民,以纤弱之身舍己救人,最后感动上天求来甘霖,在雨中得道飞升,后来被人们立碑塑金身供奉纪念,尊称为贞善灵慧菩萨,信奉她的人相信只要行善积德便得修得来时福报。善恩会每年春冬都会做两次大型的行善活动,每年冬天常会施粥散衣,今年善恩会得了一大笔香火钱,捐款的善人说同情东郊外乱葬岗上的无名坟,诚恳提议善恩会能够施以援手。

这个提议被善恩会长老们全票通过,在与某座寺庙商议将无名坟前往寺庙后山,并且定好超度法事事宜后,这一天善恩会众人早早前往东郊,打算在算好的吉日里为乱葬岗的无名坟堆迁坟。

众人都是怀着热忱与积福的心态在工作,进度很快,外围的新坟很快被挖好,在挖山坡内围的旧年荒坟时,一个面容和善的老太太哎呀一声:“这里有一座新坟,真是奇怪。”

可不是奇怪么?这附近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坟,死者都化为枯骨了,这具尸体还没有彻底腐烂完,身上的衣物都还能看出纹路。

“席子不够,再拿床被子来吧,唉真是可怜——”

一块吊坠从尸体上掉下来,老太太将其捡起来,疑惑:“这坠子看起来像上好的和田玉。”

身侧一人擦擦汗水,笑着说:“怎么可能呢,能戴和田玉坠的人怎么可能被随意埋在这里,大概是普通的劣质玉吧。”

“这上面还刻着字,这字雕得真好,一看就是大家手笔。李员外您来看看吧,我瞧着这玉坠真不是便宜货。”

李员外家境殷实,捐了个员外的名儿在身上,平日里就爱行善积德。

“看着还真是和田玉,我看看——”他蹲下来摸尸体身上的衣服,“布料普通看不出什么,咦他手里抓着什么?”

只见尸体右手牢牢紧握,有一角漏了出来。李员外将尸体的手指小心掰开,从手掌心拿出一块碎瓷片。这瓷片大概是一只普通瓷碗的碗底碎片,看着没什么特别的,老夫人指了指瓷片:“我看这上面好像有字。”

“有么?”李员外将瓷片翻过来,看见上面果然有一个红色的字。那字刻在上面歪歪斜斜的,兴许是被血染红过,沉淀出黑褐色的痕迹。

“冤?”李员外念出这个字,只觉得手上的瓷片都烙手起来!

“员外老爷,这、这可不对劲啊,这玉坠材质一看就不是寻常物件,还有这瓷片上的字,他定是死之前牢牢抓在手里,就为了诉说自己的冤屈的!兴许咱们得报官了,为冤死之人喊冤求公道,也是咱们的福报啊!”

李员外脑中转过许多东西,再看向周围看过来的其他信众期待的眼神,他终于点头:“你说得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既然瞧见了有冤屈我们如何能坐视不管?报官!立刻去京兆府报官!”

第901章 嫡长子

尸体往京兆府一抬,正好遇上又来京兆府的万夫人。

母子连心,一个母亲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儿子?万夫人哀嚎一声扑过去:“我的儿!”

京兆府门前围满了人,消息很快传遍各处。

大家出身的大少爷,失踪一个月后被善恩会的人发现于乱葬岗,身上带着喊冤的碎瓷片,这比话本里写得还要离奇。

“碎瓷片吗?”瑞和听了回报,轻声再问。

“是,您猜测表少爷尸体上应该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物件了,让我们在挖出尸体后偷偷放下玉坠,之后引导着认出表少爷的身份,没想到表少爷手里竟然攥着喊冤的瓷片,之后的事情就格外顺利了。”

瑞和放下笔,将信纸折好塞进信封里,封好火漆后递给绿墨:“拿上我的名帖,把信送到宗人令府上。”然后才对洗砚说,“现在京兆府那边是什么情况?”

“舅太太情绪十分激动,要求京兆府给一个公道,不愿意将表少爷的尸体挪走,就堵在大门口。”

“我去跟母亲说。”

万氏听了消息万分悲痛,虽说人已经失踪了这么些天,明显凶多吉少,但她总安慰自己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现在坏消息终于落定,她宁愿永远都找不到侄子,至少能骗自己侄子在别处仍好好活着。瑞和带着她前去京兆府,好不容易才劝了万夫人将尸体抬进京兆府,让仵作验尸。万征章的死因很简单,是被拧断脖子而死,尸体已经腐败,但经过仵作尸检并没有其他伤口。

来自宫中的太监,有千百种不留下身体伤痕的审讯手段。

最后京兆尹推测万征章是被杀人劫财了,前两日出现的玉佩应该是贼人不小心掉的,这才被人拾到。京兆府会立下杀人案卷宗,追缉凶手。可谁都知道万征章失踪这么久都找不到一丁点痕迹,现在定性他是被劫财抛尸,难道就能够找出凶手?

“可这玉坠子的珍贵程度不比玉佩低,怎么独独留下了玉坠子?还有这刻着冤字的瓷碗碎片,要真是杀人劫财,哪里还能留下时间来让我儿子刻字?”万夫人不认这个说法,若是郑虎改口供,将公主府换做其他普通人家,京兆府早就进去搜了。说什么证据不足,其实是畏惧天家威仪。

京兆尹让万夫人不要为难他:“要是谁都用一张嘴来造谣,那这满燕京城的高门大户都得被搜检个遍了!怕是改日还得搜到皇城去!”

“郑虎的口供一丁点都不能采用吗?”瑞和问。

“说起郑虎我就生气,方才我的人来报,说是找不到人了。那小子拱火后跑了,给我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万夫人哭得死去活来,万氏不停劝:“……总要让章儿入土为安。”

“你大哥死的时候你们也这么劝我,说找不到凶手没法子,不能让你大哥不得安宁,现在又劝我先让章儿入土为安,凶手都找不到,便是入土了又如何能安!”

万夫人坚持着,京兆府一日不给她一个说法,她就抱着尸体吊死在京兆府门口!

京兆尹也觉得万家人倒霉,可他不能凭着同情心来办差,他跟瑞和提点了一句:“卫世子,你跟英国公交好,该知道英国公铁汉柔情,与公主伉俪情深,公主身体不适,要是外头再有琐事无端惊扰公主,国公爷冲冠一怒为红颜,万家如今……可经不起折腾。”

“国公爷让人递话来了?”

京兆尹没有答话,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他知道的消息更多一点,也是为了加大力度,低声说:“公主小产了,你可别让你舅家撞刀口上。”

瑞和看了他一眼:“大人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事我站我舅家,既然京兆府这边无法做主,我就去找能做主的人。”

“哎哎!卫世子!”

另一边,宗人令收到信,展开看完微微皱眉。这才过去几天,武安侯世子就要来要“补偿”了?

“唉,年轻人就是不稳重,这怎么能主动讨要呢?罢了罢了。”他跟武安侯家又没有交情,多费口舌做什么?正好年底将至燕氏将要祭祖,他才将流程拟出来得递上去给皇帝过目,顺道可以说一声武安侯世子的事。

皇帝随意翻了翻折子,说了句:“老三不用去了。”将折子丢回去。宗人令心头一跳,面上不敢露出什么,也没有问三皇子不去,三皇子一家还要不要安排的话,笑着应下:“那臣回头就去跟礼部的老大人接洽。还有一事禀告陛下,今日臣收到了武安侯世子的信……”

“唔,那就让他三日后进宫来吧,朕有话当面问他。”

“遵命。”宗人令退出去,很快将折子里关于三皇子及其一家人的安排全部划掉,让手下人重新抄录一份送到礼部去,又让人去武安侯府传口信。三天后,瑞和入宫觐见,先说了万征章的事情。皇帝“哦”了一声:“你是在怀疑宁河?”

“微臣只是想为表弟讨回一个公道,让逝者安息。”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瑞和的脸,忽然说:“你长得不像武安侯,朕对武安侯夫人没印象,可老话说女儿肖父,儿子肖母,侯夫人大概长得像万少师,你该长得像侯夫人,可朕瞧着,你的模样与万少师并没有相似之处。”

“回陛下,微臣祖母说过微臣长得像她娘家父亲,微臣的外曾祖父。”

“是么。”

在宗庙里,皇后震惊的表情不似作假,就好像一件笃定的事情被推翻了。如果真的是皇后作假,她又哪里来那么大的胆子妄图逃过宗庙赐福呢?

皇帝打量着眼前低着头的年轻人,心中颇有些遗憾。几个年长的儿子他都看不上,他想要培养年纪小的儿子,为了转移视线,立起一个明面上的靶子多适合啊。

如果卫振善真的是老大的孩子,倒是个不错的磨刀石。还没有认回来就有人对卫振善下手,可见老大的儿子这个名头多惹人恨。卫振善脑子聪明,还是新科状元,自己只要表现出两分看重,这靶子就能牢牢立起来。太医也说了,卫振善的寿命顶多只有十年,十年刚刚好,这十年里够他培养出一个方方面面都合心意的太子了,到时候卫振善功成身退,也不会反过来要挟住他。

说来还有一个好处,也许能够钓出当年丢失的铁矿图纸。

那图纸到底在哪里?皇后看起来一无所知,但皇帝并不十分放心。他年近六十不愿意立太子威胁到自己,哪里愿意有一处铁矿流落在外,日后铸成尖刀利刃刺向自己?

可惜了,可惜。

“万家小子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吧,朕会下令京兆府多加整顿燕京城治安的。上回的事情连累了你,你有何要求尽管提,朕会补偿你。”

原本他想过可以把卫振善提到吏部去,不管怎么说皇家的事牵连到人家,让人家平白无故只剩下十年寿命,补偿是应该的。结果人家自己找上来要补偿,皇帝就不太高兴了,觉得自己竟然看走眼了,这状元郎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谢陛下恩典,微臣想要一个小旗的官职,离开燕京城前往边城去。”

皇帝吃惊了:“你想做边城小旗?”莫不是疯了么?

以状元之名踏入官场,起点便是士林精英齐聚的翰林院,平步青云指日可待。京都繁荣,政治核心,哪里是漫漫黄沙的边城可比的?现在谁不知道他对文武的态度?便是卫振善自己,也是他亲自拉起来展现给世人看的重文抑武的优秀典范,去边城几乎代表着仕途停摆,卫振善年纪轻轻的怎么这般想不开?

皇帝真是想不通,这完全超出他的预料,哪怕卫振善大言不惭说想要一步登天入内阁,他都不会这么吃惊。

“陛下,微臣知道自己的身体……”瑞和抬起头露出一个苦笑,“微臣以前的确踌躇满志,想要振兴武安侯府,想要在朝堂上打拼出一番天地,可一切都在知道自己寿命有碍后改变了。陛下,这些天微臣一直在想,活了快二十年,虽处于京都这片繁华之地,见识过元宵夜燕京城星河一样的灯笼盛景,也曾打马游街赴琼林宴,但何尝不是被困在这锦绣之地呢?微臣的表哥,来自勇定将军府,前阵子金兰秋猎他与微臣说了许多关于边城的故事,在表哥口中,边城不能只用僻远荒凉来形容,那里还有着广阔的天与地,有漫天黄沙,也有无垠草原,骏马疾驰而过时会踏碎野花,空气中会盈满泥土与花草的气味。”

“陛下。”瑞和将头磕在青石砖上,石砖光可鉴人,他能够看见自己诚恳动容的眼神,心中却毫无波动。“微臣想要走出京城到其他地方看一看,微臣出身武安侯府,忝居世子之位却从未进过军营上过战场,人生既然只剩下十年,微臣想要到边城去,既是领略大燕国土的另一处风光,也想要走一遍先人曾经洒热血的故土,还望陛下成全。”

皇帝见他心意坚决,最终点头:“既然你坚持那就如你的愿吧,你是文官出身,做什么小旗,朕赐你宣抚使之职,你就到边城替朕巡查疆土吧。”

“谢陛下。”

第902章 嫡长子

皇帝重文轻武,使用各种手段压制地方军权,设巡抚、宣抚使、提调使等职位插手地方军务。宣抚使常出自御史台,有时候也会从翰林院调取,为正四品文官,主要是巡视地方民风与教化、灾情救济等民生工作。由从六品翰林修撰到正四品宣抚使,算是越级高升了,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职位就比什么都强。皇帝说保留他在翰林院的原职,他也做感激涕零状磕头谢恩了。

调令很快就会下来,瑞和回家跟家里人说了这件事,说法自然要换一换,变成是皇帝重视提拔他,让他去巡视边城,重展武安侯府先辈荣光。万氏一听就愣了,心里好像塌下来一块:“你父亲总是不在家,最近又是多事之秋,你不在家我们这一家老少可该依靠谁?”

“母亲莫要太过担忧,风波只是一时的,只要守好门户我们卫家一定能平安顺遂。再说了,泓儿也十三岁了,瞧着已经是大人的模样,他的学问历来都被夫子称赞,我也看过他的文章,明年下场参加县试定能考中童生。”

老夫人伤感担忧地看着他:“边城天高路远,听说风沙极大,夏日酷热冬日苦寒,你从小娇生惯养怎么撑得住?”

“祖母,好男儿志在四方,我愿意去边城。”瑞和握住老夫人的手,“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信念,总有一天到我必定带着武安侯府的荣耀凯旋。”

听出瑞和语气中的坚定,老夫人放心了一些:“好,好,既然你心有斗志,那我便放心了。调令何时下来?这都要年底了,是明年开春再出发吗?”

瑞和笑了:“陛下当场写了手书,想来现在已经送到吏部了。”

事情发生得突然,老夫人从瑞和眼中看出什么,于是没有再多说不舍的话,吩咐人赶紧为他准备行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