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大燕公子 第八十三章 天下图(上)

五月,北地草原。

大地之上,草木繁盛,远远望去,犹如一块绿色的地毯,延伸至天地边际。

蓝天,白云,灿阳,绿地,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

一顶顶白色的帐篷连成一片,若盛开的白色花朵,点缀着草原。

此时在营地中央,匈奴单于头曼“金帐”之前的一处高台之上,代表着头曼身份的纛旗高高矗立。在这面纛旗的周围,有上百面代表着草原部落的各色旗帜,簇拥着这面纛旗。

“单于,单于,头曼单于!”

高台下的欢呼声,让这片草原开始喧腾起来。

站在高台之上的头曼,俯视着跪拜在台下的人群,心情格外的激动。

匈奴单于头曼,双手敞开高举,面对天空大声祷告道:

“感激长生天,你忠诚的子民头曼,衷心向你祷告,望你能继续佑护你的子民,让你的子民不断繁荣强大。”

在中原大地大战不断之际,北地的匈奴,也开始了一统草原的步伐。

前几年登基为匈奴单于之位的头曼,仿效中原体制,在头曼城建立起了匈奴王庭。

头曼登基之后,审时度势,一改过去匈奴南下的国策,转而北进。

对于单于头曼来说,北进并不意味着放弃了南方的中原大地,而是情势所迫。

做为发起于阴山草原之地的匈奴联盟,在数百年的历史中,匈奴与草原上东胡、月氏等部落联盟一样,一直是想南下侵吞繁华的中原大地的。

但是,很悲剧的是,面对南方中原的秦、赵、燕三国,草原部落之国,每次入侵中原的结果,皆是铩羽而归。

秦、赵、燕三国的疆域,反而在同草原各国的屡次战争中,不断北扩。

尤其是让头曼记忆深刻的是,发生在燕武成王七年(公元前二百六十五年),匈奴大军与赵国大战的事件。

那一年,头曼的父亲想趁秦、燕两国伐赵之际,赵国无暇应对匈奴之际,率领着匈奴主力全师而下,企图收复匈奴的故地雁门、云中等地,没想到碰上了赵军将领李牧。

李牧汇聚了代郡、云中、雁门等地几乎所有的赵军出战,动用了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千人、步兵五万、弓箭手十万,与匈奴主力会战于云中。

此战,李牧大破匈奴主力,追逐头曼父亲数百里。

头曼的父亲也因此战受伤,回到匈奴后,沮丧万分,郁郁而终。

这让头曼意识到,就凭匈奴此时的国力,是不可能南下入侵中原各国的。

要想最终打败中原各国,就必须完成草原一统。

在此国策之下,头曼登基之后,在这几年内,开始了北征。

到了今天,匈奴终于让北方的丁零等部落联盟,臣服在了自己的脚下。

匈奴的疆域已不局限于阴山一带,而是扩展至了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

此番匈奴的兵锋又指向了西域楼兰、乌孙、呼揭,及其周围的二十六个小国。

想到这些,头曼的心情可谓是酸甜苦辣。

登基为匈奴单于以来,排除政敌,修筑头曼王庭,建立类似于中原各国的朝堂,北上征伐,才有了今天北地众多草原部落的臣服。

高台之上头曼,控制住了自己心中的情绪,高声喊道:“陀罗同。”

“在。”台下的陀罗同上前,右手抚胸,向自己伟大的单于躬身致敬。

“陀罗同在此次征伐中,功绩卓著,不亏为我草原上的雄鹰,今日封你为左谷蠡王。由你率军攻伐西域诸国,若再建新功,本单于不吝赏赐。”

头曼在高台之上,大声对陀罗同封赏道。

按照匈奴的官职,左谷蠡王的官职已经很高了,仅次于单于之下的左、右贤王。

对此,陀罗同心中非常的感激,跪伏于地大声谢恩。

接下来,单于头曼又大封此次北征的匈奴立功人员。一口气分封了一百二十六个千户,这就是匈奴现在所有的底蕴——总计为十二万六千户。

如果按十人一户来统算的话,此时的匈奴人口数,大概为一百二十多万人。

同中原一样,草原之上也是战乱不断,人口夭折数比中原更为厉害。

不过草原一户,最少可出征勇士一到二人,这样算下来,匈奴的大军,此时最少有二十多万人。对草原的各部落来说,实力已经是最为强大了。

封赏完毕后,头曼在高台上,大声对自己的臣民们高喊道:

“草原的勇士们,我的臣民们,受长生天的指引,我们此番西征,必能让西域各国臣服于我匈奴狼骑的脚下。去吧,去征服他们吧!”

“尊贵的单于,我们是狼的后代。此番西征,必会让西域各国臣服在大单于的脚下,我等是不会让单于失望的。”

陀罗同在高台之下,高声喊道。

六月下旬,蓟宫,亲和殿。

天色已很晚了,天上繁星点点。

蓟宫的宫门此刻已经关闭,亲和殿内,却仍是灯火通明。

姬康伏在案桌之上,在灯光下仍在批奏着文书。

看罢情报局从草原上传来的情报后,姬康眉头微皱。

从侍官令王从手里,接过一条浸过冰水的绢巾,姬康搽拭了下脸上的汗珠。

又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书,仔细看了起来。这份文书是几位阁相会同军部,所做的一份关于燕国未来发展方向,乃至燕国军事力量部署的文书。

这份文书,是燕国将来发展与规划的文书。

详细看了两遍之后,姬康起身来到了殿内的地图旁,把目光又注视到了上面。

经过此次抗击五国联军的战斗后,燕国上下,终于看到了一统天下的希望。

燕国的民众对此充满了信心,燕国的官员也对此没有任何的质疑。

几位阁相,包括姬康,对此也充满了信心。

在这份文书中,燕国大的整体战略,非常清晰,也非常明确。

那就是先中原,后草原。从明年开始,先用五年的时间,统一中原各国;再挥师北上,用三年的时间,将北地草原纳入到燕国的版图。

如此,华夏一统。

在此过程中,匈奴无疑是燕国在将来一统草原时,最大的敌人。

故此,对于匈奴各方面的发展,姬康是十分的关注。

对于匈奴的不断壮大,姬康是很不乐意看到这种状况的。但是,鉴于目前中原的情况,姬康实在是腾不出手来,来削弱匈奴。

而想利用东胡、月氏等国,羁绊匈奴的策略,如今看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大。

“为了减少华夏将来统一的代价,一统中原的步伐,是要加快了。”

侍官令王从听到桌前自家年轻的君王,轻声言道。

王从心中一凛,赶忙朝周围看了下,发现亲和殿内,除了自己外,没有他人,心中这才放下心来。王从知道,刚才从姬康嘴里透露出的这一段话,是燕国的最高战略机密。

又看了一遍手中的文书,姬康对这份规划文书,心中仍然感到有点缺憾。

鉴于这个时代,民众对地理的认知,并没有把西域乃至高原,规划其内。

不过,姬康对此也相当的满意了。

燕国做到以上的规划后,再行规划也不迟,不是么?

随着卫地战事的结束,燕国国内已经归于平静。

燕国各路大军,根据姬康的诏令,已经开始陆续撤离卫郡。

留守卫地的只保留了两个陆军正规军,分别是卿秦率领的第六军,以及原先薄望率领的第九军。第六军驻守帝丘以及范城一带,第九军则驻守朝歌、浚城等地。

至此,大将刘胜率领的第八军,回返济西高唐胡归良的第三军,包括卫地的第六军、第九军,已经对赵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在蓟都北端的上谷、渔阳两郡,荣岩所率领的第一军,左宗率领的第二军,也可以随时对赵国的代郡、云中、雁门发起攻击。

燕国的战略方向,已经非常清楚。

那就是欲统一华夏,必先统一中原;欲想统一中原,必先战据赵国。

今年卫地之战燕国虽然大胜,姬康并没有采纳朝堂以及军队中许多将领的建议,而去攻伐他国。此战虽然胜了,但是燕国损失也很大。

而且,战后的事情也非常的多。军队需要休整、奖励;军械需要修补;伤员需要救治;战殁将士需要抚恤;还有提拔、封赏等等事情很多。

更为重要的是,此战燕军将士伤亡达七万多人,这需要给予补充、训练;再说,燕国经济民生因为此战,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也需要给予尽快恢复。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

姬康希望一统后的华夏,是一个繁荣的华夏,而不是一个百业凋零的华夏。

占据一地,稳定一地,繁荣一地。

姬康对此,心中非常的清楚。

重新回到桌前坐下,姬康提笔,在这份燕国未来数年的发展与规划文书上,写了个“准”字。看了看案桌之上,已经没有了其他文书,就伸了伸腰身,打了个哈欠。

站起身来,对侍候自己的侍官令王从吩咐道:

“明天把寡人批阅的这些文书,让几位阁相传阅下,尽快执行。另外,对于这份规划文书,告知几位阁相,传阅完后,暂时存档,概不外传。”

“诺。”王从躬身应道。